8月23日,由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菏泽城建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协办的第八届全国建筑固废和尾矿废石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大会暨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年会在山东菏泽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以“固废资源化利用助力减污增效降碳”为主题,来自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国内专家、学者、各地方渣土部门、城管部门、固废协会和建筑固废行业企业代表共计300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大会期间,共有20余家企业参加了组委会同期举办的“建筑固废新产品、新设备”展示会。

出席本次大会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党委书记徐洛屹、中国砂石协会胡幼奕会长、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德元、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尾矿综合利用与矿山生态修复室主任赵康教授、菏泽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牛继红副局长、深圳大学寇世聪教授、湖南大学黄靓教授、清华大学/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研究员吕溥教授、北京交通大学任福民教授、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秘书长孙继成、上海建工建材集团副总工程师朱敏涛、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营销总监杨增厅、武汉科技大学雷国元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刘琼、菏泽城建集团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张洪才、荷泽市建筑节能协会混凝土砂浆分会会长王学军、秘书长王目镇、菏泽城建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学春、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固废事业部部长周建华、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公司总经理毕顺利、同济大学副教授段珍华、青岛理工大学朱亚光副教授、北京都市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曾波高级工程师、青岛砂石协会会长陈勇、重庆市砂石协会秘书长黎长华、山西省阳泉市建筑业协会技术顾问宋剑龙高级工程师、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广田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程东惠高级工程师、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于家琳高工、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设备研究所所长陈杰韬、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党玉栋正高工、廊坊师范学院张宏洲副教授、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新材料研究所所长计海霞高级工程师、西安有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工杨红涛,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主管崔皓、简思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廖娟,南京标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力,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主管钱元弟,深圳市恒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李水源,青岛汇鑫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振德,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刘文林,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营销副总徐锋、青岛兴业商砼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正阳、青岛特固德商砼有限公司总工贾春芳、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徐海涛副总经理、世邦工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经理文武。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还有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分会的副会长、常务理事、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领导、菏泽市及各地方建筑固废相关主管部门领导、科研院校、企业代表等。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党委书记徐洛屹致辞,徐书记首先代表会议主办单位向前来参加此次大会的领导、专家及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会议承办单位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上海山美、福建泉工、菏泽城建绿源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徐书记强调建筑固废被称为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处理的宝贵资源。近年来关于建筑固废的政策、规划持续频繁出台,政府对建筑固废依旧非常重视,建筑固废行业的政策面整体是积极的。 今后建筑固废资源化市场空间巨大,资源化进程也将全力提速。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大会,是贯彻落实“无废城市”和“双碳”战略的积极举措,体现了会议组织单位的政治站位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我们作为行业内人士,要勇于创新固废资源化的理念、理论、工艺和技术,强化工程实践。建筑固废处理先进实用的技术和运营良好工程示范是当前需要重点宣传推广的两项重要任务。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符合国家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核心战略思想。让大量的宝贵“城市矿产”变废为宝,让技术创新使固废处理更高效易行,也是我们这次会议举办的宗旨,同样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
菏泽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牛继红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随着菏泽市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城市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新区开发、市政基础建设等拆建工程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固废。建筑固废处理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痛点”,但建筑固废也是一个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矿产,固废产业也是我国再生资源产业总体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是推动建设“无废城市”中的重要举措。
作为砂石资源较为匮乏的城市,菏泽在建筑固废管理和处理方面一直在不断努力:第一,为加强建筑固废治理工作,我们积极推进以“建筑垃圾资源化”为核心,打造“绿色建材”、“绿色建设”的综合模式,构建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的生态链。第二,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菏泽市政府发布了支持绿色建材采购相关实施方案,助力菏泽市“无废城市”建设。第三,鼓励支持建筑固废处置及应用技术更新,鼓励以稳定可靠的应用技术为支撑,积极实施试点项目先行策略。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营销总监杨增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建废资源化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萌芽期、混沌期发展到了现在的高速发展期,已经从野蛮生长期发展到了有限理性发展期,已经从简单处理低值化利用的单一业态发展到精细化处理高附加值利用的有机生态,已经从边缘化废物处理发展到了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发展成了当下经济下行周期最大的实体制造业。万亿级市场,朝阳化产业,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同仁从产业发展的高度,定位高端、立足长远、政策利导、深研装备、精细处理、高值利用,共同构建建废资源化有机生态。
南方路机是国内最早进入建废资源化处理领域的专业先行者之一,涵盖拆建垃圾处理、装潢垃圾处理、工程渣土和淤泥处理、大件垃圾处理、园林垃圾处理和陈腐垃圾处理,拥有完全的自主研发,在装备上搭建了建废资源化工业超市,在产业链上构建了从精细化处理到高值化利用的有机生态,打造了像北京都市绿源大兴建废资源化综合产业园项目、菏泽城建建废资源化综合产业园项目,目前运行良好,欢迎大家参观考察并指正。

开幕式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秘书长孙继成主持。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引领建设科技强国,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建筑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和技术体系完善,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等行业组织联合开展“全国建筑固废资源化最佳示范企业(BP)”和“全国建筑固废资源化最佳实用技术(BAT)”推介活动、开幕式上进行了"全国建筑固废资源化最佳实用技术"(BAT)和“全国建筑固废资源化最佳示范企业(BP)”的颁奖活动,通过宣传先进、树立典型,以推进建筑固废资源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2022-2023建筑固废资源化年度先锋人物”颁奖活动。建筑固废资源化年度先锋人物是为了奖励那些为建筑固废处理行业发展,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排头兵、先行者”,他们为行业发展冲锋陷阵、勇于尝试,在建筑固废处理领域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开幕式结束后,湖南大学黄靓教授主持了会议主旨报告。

中国砂石协会胡幼奕会长作了《国内外固废资源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修复》的主旨报告,就砂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修复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胡幼奕指出,我国建筑固废存量200多亿吨,尾矿和废石等固废累积存量600多亿吨,体量巨大,然而,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针对于此,国家近年来连续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进工作方案》《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等多份文件。尽管近年来固废再生利用步伐加快,但标准规范尚不健全,应用领域有待明确。胡幼奕还对国外在固废综合利用产品和环境修复的行业现状,以及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胡幼奕表示,矿业固废要深度挖掘废弃矿山的有用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对于废弃的矿山采用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模式,应依据废弃矿山的具体情况,能做什么“+”什么,适宜什么“+”什么。胡幼奕还详细介绍了我国重点省市固废处理行业发展目标以及洞渣加工机制砂石的典型案例,着重指出,国外经验可借鉴但不能照搬,国内的固废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修复应把握好理念主导、政策推动、技术实施、法律法规四个层次的内容。
胡幼奕最后表示:当前,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无废城市”建设方针指引下固废利用政策和规范越来越多,固废资源化进程加快,固废再生利用企业越来越多,要充分了解行业的竞争格局和演变方向。固废企业,要超越原有固废利用的模式,走跨界创新融合之路,应深度融合相关再生产品制造、环境修复、城市发展、公共事业等行业,促进相关行业和企业更好地发展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模式和业态!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张德元作了《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规模化应用中的环保难题分析》的主旨报告,报告对“十四五”国家最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政策进行解读,对我国大众固废综合利用的现状、难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尾矿综合利用与矿山生态修复室主任赵康作了《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规模化应用中的环保难题分析》的主旨报告,报告介绍了国内外在金属非金属尾矿、煤基固废等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重点介绍大宗固废在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法规、污染隐患,分析大宗固废在规模化工程应用过程中环境政策关注焦点、难点及堵点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任福民作了《建筑垃圾处理处置路径及环境影响》的主旨报告,报告针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宁波、杭州、湖州城市群)、京津冀(唐山、北京、天津、石家庄等环渤海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平顶山、商丘、济宁等黄淮河平原城市群)不同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各类建筑垃圾不同区域的资源和环境属性,精准分析环境风险,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建立起对应的处理处置技术体系及标准规范。

下午的会议由深圳大学寇世聪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雷国元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研究员吕溥作了《无废城市建设中的固废建材化利用》的主题报告,根据“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要求,苏州、衡水、保定、郑州等城市积极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推动建筑垃圾的精细化分类及分质利用,推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等建材制品、筑路材料和回填利用,推广成分复杂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成套工艺及装备的应用,完善收集、清运、分拣和再利用的一体化回收系统。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废事业部部长欧阳衡山作了《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园模式引领行业智慧低碳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主要围绕“绿色、智慧、低碳、循环”方向,以建废/建材循环资源化利用从业者的身份,阐述和分析了构建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园的必要性和意义,介绍了相关建废处理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分享了相关标杆案例。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副总工程师朱敏涛作了《建筑拆除和装修垃圾处置、资源化利用和工程示范》的主题报告,报告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特别是建筑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成分复杂、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社会影响大等问题,从建筑固废处置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建筑固废资源化处置基地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工艺设计、工程绿色建设与标准化运营管理体系;研究了针对不同品类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再生产品和再生建材产品的协同发展和标准化体系;基于部分已建成的建筑固废处置基地初步提出了不同建筑固废,包括废弃混凝土、其他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商业推广模式。

湖南大学教授黄靓作了《建筑垃圾规模化处置及建议》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建筑垃圾资源化法律政策标准体系以及主要示范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和创新措施,对我国城市建筑垃圾规模化处置推进给出了建议。

下午,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作题为《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指出,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企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面临问题也越来越多。看透当前行业形势,抓住木来发展契机,企业更好生存和发展,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胡幼奕就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综合我国上半年工程机械、钢铁、水泥、混凝土和砂石行业运行情况,建筑、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最新数据,解析当前砂石市场行情与市场需求,并从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政府推进砂石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等方面阐述了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和具体路径,为企业提供了全面专业的战略指导。
报告中指出,国内新增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逐步下降,砂石骨料和装备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下滑。一些企业出现亏损,负债扩大,现金流越来越紧张等问题,企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复杂,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一系列因素叠加到一起,让砂石企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危机。在经济下行和多地建设大型石矿以及局部地区砂石产能过剩的形势下,砂石生产及装备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靠创新,要靠保守经营。
胡幼奕最后指出,传统粗放式发展的时代结束了,高质量发展将成为砂石行业的主旋律和核心任务。未来的发展模式与以前大不相同:减量优化、集约高效、不断创新,满足和创造新需求的高质量发展方式是未来的方向。
未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靠高效管理、综合效益,更要靠不断创新和硬实力。要把握这个大势,周密思考,抓紧谋划;要认清自己比较优势,在积极应对中抓住机遇,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亮争力。
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做好企业最重要的是战略先行;越是困难越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战略。战略是方向,战术是做法。
优秀的管理不能代替战略,
战略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战略输是大输,战略赢是大赢!

主持人:武汉科技大学雷国元教授

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郭基榕作了《“固废制砖”绿色智能装备,筑造美好城市》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从中国固废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前景出发,综合利用固废等原材料,全自动智能化生产:透水砖、路缘石、仿石PC砖等各类制品,既解决了固废的循环应用,同时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刘琼作了《固碳再生骨料、再生砖和再生混凝土应用研究》的主题报告,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升高,由此导致了全球变暖等系列环境问题。在当前“双碳目标”背景下,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作为规模化减碳固碳技术,备受关注。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原位转化方案能避免高能耗的脱附过程,将捕集的二氧化碳原位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另一方面,固体废弃物的不断积累,资源化处理也成为一大难题。并且,固废物的不当处理及随地填埋,也导致了次生环境问题。因此,寻找合适的固废物处置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许多固体废弃物,例如碱性固体废弃物表现出强的二氧化碳捕集能力,且固体废弃物具有来源丰富、体量巨大的特点。设计将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与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相结合,进而制备品质更优的再生建材,具有更高使用价值的产品,同时实现固废与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本报告从碳化再生骨料制备和碳化方法及效率入手,进一步开展碳化再生骨料混凝土从微观、细观到宏观的跨尺度损伤演化和破坏机理的研究。

菏泽城建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王晓东作了《高品质再生骨料应用技术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探讨了建筑垃圾处理工艺及高品质再生骨料生产质量控制;解读主编团体标准《混凝土用再生骨料生产应用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全再生混凝土预制构件应用技术规程》的内容及创新点;探讨交流再生骨料在市政领域以及房建工程上的应用技术。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段珍华作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拆除混凝土循环再生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利用再生骨料科学制备再生混凝土,是解决废弃混凝土问题的最有效措施,符合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未来混凝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针对依托工程拆除混凝土循环再生利用的问题,项目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调研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废弃混凝土拆除和资源化利用生产工艺、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性能、耐久性和再生骨料在道路水稳基层中的应用、废弃混凝土循环利用经济和环境效益评价进行研究。报告指出,废弃混凝土循环再生利用具有广泛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化应用前景。

23日下午最后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段珍华主持召开了“新形势下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论坛——建筑固废资源化破局之道”的主题论坛。论坛特邀深圳大学寇世聪教授、菏泽城建绿源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卞学春、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营销总监杨增厅、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北京都市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波五位固废行业的专家围绕建筑固废利用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发展前景、市场潜力挖掘、未来发展趋势、政策标准制定等内容进行了多方位的交流探讨。

青岛理工大学朱亚光副教授
24日精彩继续,会议由青岛理工大学朱亚光副教授、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秘书长孙继成主持。

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区总经理毕顺利作了《上海山美股份建筑固废资源化解决方案设备工艺及案例分享》的主题报告,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固废处理及资源化领域综合服务提供商,专注固废资源化领域近二十年。根据国内建筑固废资源化工厂处理趋势推出的建筑固废“三位一体”联合处理解决方案在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示范生产线等众多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作为国内建筑固废资源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上海山美股份结合近二十年经验,可为客户提供集设计、制造和服务于一体的建筑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园整体解决方案和成套装备,为我国推进 “无废城市”建设、 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信龙作了《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主题报告。基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如何从设计角度实现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化,报告从建筑垃圾减量化的研究背景与面临的形势,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对比分析,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设计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为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化提供思路和建议。

河北省固废建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工程师张广田作了《京津冀地区典型尾矿建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主题报告,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典型尾矿的特性,围绕尾矿制高品质砂石工艺与装备、铁尾矿砂规模化和尾矿微粉资源化应用技术、尾矿高附加值产品,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典型尾矿建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京津冀地区典型尾矿及其砂石大数据平台,开发出选矿与高品质砂石协同制备专项技术和装备,开发了尾矿微粉非活性掺合料和复合掺合料,提出铁尾矿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制关键技术,发明了高吸附性尾矿机制砂及其石粉吸附性改性剂,研发了尾矿作充填材料和胶凝材料、制板材和砖的高值化应用路径,实现了尾矿高品质机制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在重点工程中的应用。在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尾矿固废资源,提升尾矿机制砂石质量,降低混凝土中熟料含量、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取得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贝赛尔中国企业集团销售总经理金满城作了《发展固废循环经济推动绿色生态建设“贝赛尔固废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主题报告,双碳背景下建筑固废再生利用为绿色生态建设做出了贡献,贝赛尔作为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固废再生利用和混凝土建材制品一体化解决方案运营商,贝赛尔一百多年来持续受到全球客户的青睐与信任。百年专业、成就砖业,贝赛尔分享了国内外数百个工程案例,促进了固废再生处理行业的发展。

青岛绿帆再生建材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徐杰作了《建筑垃圾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建筑垃圾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背景、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建筑垃圾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应用建筑垃圾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并展示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主持人: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秘书长孙继成

北京都市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波作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建设及运营经验分享》的主题报告,曾总介绍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的建设思路和理念,从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工艺设计、工厂设计等方面分享相关经验;介绍后端资源化产品,重点介绍再生回填材料和再生微粉相关应用技术,为建筑垃圾的“吃干榨净、物尽其用”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国检集团认证评价中心副总经理马丽萍作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标准解读与认证工作探讨》的主题报告,基于全生命周期思想,深入探究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特征内涵,系统挖掘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绿色低碳循环属性,解读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综合评价技术标准,探讨了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认证标识体系,提出应借力认证手段传递信任,促进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分类分质应用推广。

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副经理张凯峰作了《石屑在预拌混凝土中应用与标准制定》的主题报告,石屑是机制砂石生产过程中副产品,具有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多孔、有尖锐棱角、粘结性能好等特点,在混凝土(砂浆)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报告介绍了石屑的技术指标特性及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情况,并简述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团体标准《砂浆和混凝土用石屑》(标准计划编号2022CBCAJH001)的编制工作。

邻筑(河北)工程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立超作了《固废资源建造长寿命低碳道路创新研究与应用》的主题报告,报告结合国家双碳战略以及河北省、贵州省等地广泛分布的建筑垃圾、冶金废渣、煤矸石、赤泥等固废,提出了固废资源建造低碳道路施工技术,在软基处理、路基填筑、土壤原位固化、改性赤泥道路、煤矸石基层、固废混凝土路面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与实践,助推固废的资源化、减量化、高值化和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秘书长孙继成最后做了会议总结。孙秘书长对22位专家带来的精彩报告,会议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名参会专家和代表表示感谢,相信大家在这两天的交流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也感受了菏泽的美景。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固废资源化利用助力减污增效降碳”,大力倡导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建筑固废资源化发展,让大量的宝贵“城市矿产”建筑固废变废为宝,让更多实用技术和示范项目使建筑固废处理更安全经济,这是本次会议举办的宗旨,也取得了圆满成功。再次感谢政府部门领导,国内专家、学者、代表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期待和大家明年再次相聚。




下午主办方组织参会代表前往菏泽城建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考察,至此本次会议圆满落幕!
|